行业资讯
来源:化工英才网
化工英才网:绿色低碳进行时 行业人才需求增长10.8%
3月29日,中国石化宣布,将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同时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 中国石油也表示,2021年将着力发展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拓展...
来源:科技日报
满足“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光伏材料颗粒硅新工艺来了
光伏产业需要的多晶硅纯度达99.9999%以上。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硅料,均采用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这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技术。而与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相比,硅烷流化床法(FBR)生产的颗粒硅体积更小,能耗和成本大大降低。 投资减少30%,生产电耗降低65%,人员降低30%…&helli...
来源:科技日报
推动“碳市场”建设 上海能源“智慧”转型
沿着黄浦江溯流而上,上海西南角的闵行工业园区,厂房屋顶基本都安装了光伏设备,就连湛蓝色的停车场顶棚也被薄膜光伏覆盖。在这里,电动车充电不用电力部门输电,而是停车场“自产自销”;电动车淘汰的电池组,“摇身一变”成园区储能设备,发挥出“削峰填谷”的作用。 这个集&ld...
来源:经济日报
“十四五”首个核电项目开工——碳达峰更添“核动力”
3月31日,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开工,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首个开工的核电项目。该项目位于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同建造。项目规划建设两台120万千瓦核电机组,预计总投资368.5亿元,计划于2026年底全部投运。 据悉,昌江核电二期采用“华...
来源:证券日报
光伏产业上下游处境两重天 产能扩张集中于下游或是主因
当市场变化与成熟的市场思维产生分歧,人们首先要做的是验证变化,而不是修正思维。 以“商品价格不仅不由成本决定,同时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只有完成交易才确定价格)”这一最基本的市场思维,审视光伏业界下游对“上游一味将成本压力向下转移,方才导致下游需求(电站开发)受阻”的指...
来源:新华网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打赢低碳转型硬仗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看待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当前进展如何?“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
来源:新华社
主要产油国同意从5月起逐步增加产量
新华社利雅得4月1日电(记者涂一帆 胡冠)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1日同意,在从5月开始的3个月里逐步增加石油产量。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当天以视频方式举行部长级会议。会议声明说,成员国就今年5月、6月和7月提高产量的水平达成一致,并将继续遵守每月举行部长级会议以评估市场状况并决定...
来源:经济日报
油气“全国一张网”完成整合
3月31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举行资产交接座谈会,国家管网集团于当日24时接管原中国石油昆仑能源下属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管道公司)和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LNG公司)股权,标志着我国油气...
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助力国际能源行业减少碳足迹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环保和减排领域,有可能使全球GDP在2030年前增长3.1%—4.4%,同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1.5%—4.0%。” 在全球变暖形势日益恶化的当下,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之一。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28日报道,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要想在21世纪后半叶继续生存,就必须...
来源:经济参考报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
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再按“快进键”。记者30日从生态环境部官网获悉,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其中提出,国家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向重点排放单位有偿...
来源:化工英才网
4月20日北京化工大学春季双选会化工英才网专场邀请函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去年净利降幅过半 “三桶油”加码布局绿色低碳
2020年净利降幅过半之下,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三桶油”)正在加码“绿色低碳”赛道。3月29日,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下称“中国石化”)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其董事长张玉卓宣布,中国石化将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他...
来源:科技日报
从石头缝里“挤”出油 页岩油开发刷新两项国内纪录
作为国内首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中国石油新 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的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近期在开展的首批自主产能井建设中,刷新两项国内页岩油水平井施工纪录。 3月26日,新 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党委书记、经理谢建勇透露,正在进行压裂作业的58号平台设计施工总用液量高达56万方,总石英砂量高达近...
来源:化工英才网
化工英才网:泛珠三角地区化工人才需求旺盛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公布2021年重点项目名单,101个电力能源项目引人关注,总投资达6520亿元;近日,《广东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明确,珠三角所有城市列入“无废城市”试点,鼓励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同步开展试点工作。 泛珠三角地区的政策不断落地,化工...
来源:新华网
山西首支政府引导发起的氢能产业基金注册设立
记者从山西省长治市金融办获悉,山西省首支由政府引导基金发起设立的氢能产业基金近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这支总规模10100万元的基金将投向氢气的制取、提纯、运输和存储等氢能源全产业链。 作为一支专门针对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相关产业发展的基金,该基金的运作将大力推广燃料电池重型货车车辆应用...
来源:经济参考报
乌东德水电站打造中国版水电新奇迹
高山峡谷间,曾经湍急的河流变成了平静的湖泊,大坝稳稳镶嵌在狭窄陡峭的山壁中间。大坝里面,工作人员正紧张忙碌着。近日,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12号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成功吊装,电站最后一台机组进入总装阶段。自开工建设以来,这座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为我国“西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装机规模、储能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开建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3月25日电(孙睿)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21年第一批项目25日集中开复工,其中位于德令哈市的青海众控德令哈135兆瓦光热发电项目正式开建,这也是目前中国装机规模最大、储能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地处青藏高原北部,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境内,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是目...
来源:北京日报
天津LNG接收站供气超200亿方
位于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自2018年3月12日正式对外管道供气以来,投产已满三年。截至3月15日,LNG接收站已累计对下游管道供气达200亿立方米,为保障华北地区天然气安全、高效供应做出了贡献。 自2018年3月12日正式对外管道供气以来,天津LNG接收站连续保持安全生产运行1133天,日均气态天然...
来源:科技日报
向碳达峰 江苏能源转型“风光”渐好
三月的江南水乡,船来车往。在江苏常州的中天钢铁南厂区码头,当运维人员拔掉“中天电运001”的充电电缆接头,只见这艘纯电动货船缓缓驶入了长江支流西流河。 与以往不同的是,船尾的黑烟不见了,巨大的轰鸣声和难闻的气味也消失了……作为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中天电运0...
来源:中国化工报
ICIS最新报告称:下游需求引领石化业强劲复苏
ICIS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称,来自中国汽车、基建等领域的需求正引领石化和能源产业强劲复苏。其中,汽车零部件需求快速增长,原料供应紧张,提高生产计划迫在眉睫;建筑市场中重大基建项目迅速得到落实,石化原料价格大幅反弹;电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保持了二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使得包装材料需求井喷,行业走向极速...






